《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 年)》
2019年,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達到50%,到2021年,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達到70%。需要注意的是,《規劃》所涵蓋的區域不僅僅只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還包括西北和東北地區。

2019年,是西北5省清潔取暖的關鍵年。
陜西省

年底前,關中地區城市城區清潔取暖率達到90%以上,縣城和城鄉接合部達到70%以上,農村地區達到40%以上。陜北地區城市城區、縣城和城鄉接合部清潔取暖率達到60%以上,農村地區達到20%以上。堅持從實際出發,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熱則熱、宜煤則煤,深入推進散煤治理。
2019年12月底,關中平原地區基本實現應改盡改,山區力爭整村連片改造完成60%,其余區域在2020年底前完成改造;加強已完成改造地區電力安全穩定供應和電供暖設施使用安全管理;鼓勵公共機構優先使用高效空氣源熱泵、蓄熱式電供暖等產品。
寧夏回族自治區

全區各市、縣(區)2019年清潔取暖工作任務清單(其中8.55萬戶將改造熱泵清潔取暖),請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發揮好清潔取暖工作的牽頭責任,組織當地發改、住建等部門實施推進,確保2019年底前全部完成。
2019年自治區財政支持可再生能源應用示范推廣項目實行定額補助,縣(市、區)不超過400萬元(上限)??稍偕茉磻眉夹g創新和試點建設項目補助不超過增量投資的40%(上限)。
示范推廣項目包括:
1.應用于村委會、學校、鄉鎮辦公樓等白天生產生活為主的公共建筑,以太陽能為主要能源,太陽能作為超低溫空氣源熱泵或水源熱泵的低溫熱源,空氣能輔助,實現供暖; 2.應用于農宅等面積小于300平方米全天生產生活的建筑,以太陽能為主要能源,太陽能作為超低溫空氣源熱泵或水源熱泵的低溫熱源,空氣能輔助,實現建筑全天供暖(太陽能采暖貢獻率68%以上),室溫可調,系統要求智能控制,運行操作簡便; 3.采用超低溫空氣源熱泵技術為公共建筑供應熱水、供暖,全年cop≥3 (應用于不具備太陽能熱水、太陽能與熱泵綜合采暖技術應用條件的項目); 4.綜合應用太陽能光熱、光電、熱泵等技術,作為建筑供熱空調、動力照明的主要能源,化石能源消耗較目前建筑降低35%及以上。
甘肅省

省財政安排資金3億元繼續在全省23個深度貧困縣實施農村邊遠地區中小學溫暖工程,在供暖季開始前建成并投入使用,解決農村邊遠地區中小學130萬平方米校舍的采暖問題。
大力推廣各類型電供暖。省發展改革委要指導酒泉、張掖、武威、金昌、嘉峪關、白銀、定西、慶陽等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地區,充分利用存量可再生能源機組發電能力,重點利用低谷段富余風電,推廣電供暖。
合理確定城鎮建筑室內供暖末端形式,逐步推廣低溫采暖末端形式;實施城鎮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面積1000萬平方米以上;積極開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試點;因地制宜地推進太陽能、地熱能、空氣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深度、復合應用,推動成熟技術規模化應用。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到2021年新疆總取暖建筑面積需求預計將達9.07億平方米,比2017年新增約2.27億平方米,供暖需求較大。新疆將積極推廣燃氣供暖、電供暖、氣電混合供暖等清潔取暖方式,新建及改造熱網1050公里,到2021年清潔取暖面積將達3.26億平方米。
青海省

有序發展電供暖。充分利用我省水電、光伏、風力發電等清潔能源優勢,在天然氣管網未覆蓋的城鎮、城市城鄉結合部和城中村,一般建制鎮等電力資源充足地區,結合城鎮供熱規劃和建筑熱負荷標準,穩妥有序發展電供暖。綜合運用各類熱泵、高效電鍋爐等多種方式推進用戶終端電供暖,科學發展電供暖與蓄熱相結合供暖模式。
確保高品質清潔供暖。堅持從實際出發,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宜熱則熱,盡可能利用清潔能源,加快提高清潔取暖比重。開展煤改電、煤改氣等清潔供暖項目實施、建筑能效提升等工作。
總結:電供暖在西北潛力巨大
截至2016年底,我國北方地區電供暖面積約4億平方米,占比2%。市場上升潛力十分巨大。到2021年,電供暖(含熱泵)面積將達到15億平方米,其中分散式電供暖7億平方米,電鍋爐供暖3億平方米,熱泵供暖5億平方米。城鎮電供暖10億平方米,農村5億平方米。電供暖帶動新增電量消費1100億千瓦時。
未來幾年,西北會充分利用存量機組發電能力,重點利用低谷時期的富余風電,推廣電供暖,鼓勵建設具備蓄熱功能的電供暖設施,促進風電和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對具備資源條件,適宜電供暖的地區,綜合采取完善峰谷分時價格制度、優化居民用電階梯價格政策、擴大市場化交易等支持政策,降低電供暖成本??諝庠礋岜玫入姽┡a品,將在西北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