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今年國網山西電力“煤改電”戶數超過20萬戶,是這個省近年來“煤改電”規??偤偷?倍以上,其中,運城、忻州、長治等地均超過3萬戶。而呂梁市2019年農村地區清潔供暖任務則達到了9萬戶!
根據山西省相關政策,2019年是煤改清潔能源攻堅戰的關鍵一年,要積極爭取將京津冀及周邊地區4市、汾渭平原4市全部納入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的試點城市范圍。按照規劃,2020年10月底前,縣(市)建成區清潔取暖覆蓋率達到100%,農村地區清潔取暖覆蓋率力爭達到60%以上。到2021年清潔取暖率達到75%左右。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山西今年的煤改電相關信息。
山西省發改委: 《山西省冬季清潔取暖實施方案》
相關要求:到2021年清潔取暖率達到75%左右,替代散燒煤600萬噸。其中,電供暖、氣供暖按照“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原則,2021年要占比達20.7%。有序推進冬季取暖“煤改電”工程。結合采暖區域的熱負荷特性、環保生態要求、電力資源、電網支撐能力等因素,因地制宜發展電供暖。統籌考慮電力、熱力供需,實現電力、熱力系統協調優化運行。
在熱力管網覆蓋不到的區域,推廣空氣源熱泵等分散式電供暖。根據氣溫、水源、土壤等條件特性,結合電網架構能力,因地制宜推廣使用空氣源、水源、地源熱泵供暖,發揮電能高品質優勢,充分利用低溫熱源熱量,提升電能取暖效率。
鼓勵各地結合實際,開展差別化探索,同等條件下優先選擇成本最低、效益最好多種技術設備和能源互補融合、系統集成的綜合采暖解決方案,打造“經清效益好、推廣效果佳”的清潔取暖“煤改電”典型示范項目。
山西省人民政府: 《山西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
相關要求:有效推進清潔取暖,堅持從實際出發,宜電則電,集中資源推進京津冀及周邊地區4市和汾渭平原4市等重點區域散煤治理,優先以鄉鎮或區縣為單元整體推進。2020年10月底前,縣(市)建成區清潔取暖覆蓋率達到100%,農村地區清潔取暖覆蓋率力爭達到60%以上。積極爭取將京津冀及周邊地區4市和汾渭平原4市全部納入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的試點城市范圍。制定山西省清潔取暖資金支持政策。
山西省人民政府: 《關于支持山西省與京津冀地區加強協作實現聯動發展意見重點任務部門分工方案的通知》
相關要求:在完善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上,國家支持山西省全面開展大氣污染防治,進一步提升區域精準治霾能力和水平。加大“煤改電”等冬季清潔取暖工程、農村電網升級改造的資金補貼力度。支持山西省因地制宜發展光伏、空氣能、地熱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增加京津地區對山西省清潔能源的消納。
《聚焦太原市“兩會”2019年太原實施農村清潔供暖改造3萬戶以上》
相關內容:持續改善環境質量,太原市2019年實施農村清潔供暖改造3萬戶以上。2月20日,太原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舉行,太原市2019年持續推進散煤治理,進一步控制燃煤污染。同時,繼續實施農村清潔供暖改造,太原市全年完成改造3萬戶以上,清徐縣、陽曲縣力爭實現轄區清潔供暖全覆蓋,全市農村地區清潔供暖覆蓋率達到70%以上。
《2019臨汾市政府工作報告》
相關內容:2018年臨汾市完成“煤改電”、集中供熱等清潔取暖改造15萬戶;成功申報國家清潔群暖試點城市,爭取到9億元中央財政資金支持。臨汾市2019年完成清潔取暖改造1900萬平方米,建筑節能提升改造130萬平方米,惠及居民5000余戶。
臨汾市人民政府: 《關于2017-2019年“一城三區”清潔取暖工程的指導意見》
相關要求:清潔取暖可采用的方式主要有空氣源熱泵、地源熱泵等方式,各片區可結合區域內電力保障等條件和群眾意愿,選擇適宜的改造方式。2019年“一城三區”區域劃分任務目標:
“一城”——市區城市規劃區155平方公里區域,東至108國道、西至公路西環、南至南外環——108國道、北至公路北環,共70個村、53個社區、5.03萬戶、1182萬平方米的取暖面積;堯都區平川區——“一城”之外的堯都區平川區域,共121個村、5.13萬戶、1006萬平方米的取暖面積;襄汾縣區——襄汾縣城建成區及其以北區域,共91個村、3.62萬戶、425.8萬平方米的取暖面積;洪洞縣區——洪洞縣城建成區及其以南區域,共84個村、4.87萬戶、738.8萬平方米的取暖面積。
戶內電采暖設備購置主要有空氣能熱泵電采暖設備。由縣(區)政府通過公開招標形式確定設備采購目錄清單,用戶在中標企業清單內自主選擇所需設備。進入招標范圍的生產企業和設備須符合相關法規和技術標準規范的規定。對10t/h及以下燃煤取暖鍋爐和農業大棚、畜禽養殖等農業生產設施的取暖用煤進行清潔能源替代改造。采暖用電每度電補貼電價的三分之二,每戶最高補貼電量1萬千瓦時,市、縣(區)各承擔50%。
行政事業單位清潔取暖改造列入年度固定資產投資計劃,先實施后補貼。學校、養老院等非營利性公益事業單位清潔取暖改造,參照行政事業單位補貼標準,給予支持。營利性生產經營場所清潔取暖改造,由縣(區)制定相關辦法。利用可再生能源供熱制冷項目運行用電參照居民用電價格執行。
大同市市政管理委員會: 《大同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
相關要求:堅持從實際出發,宜電則電、宜熱則熱、多能源供暖等,確保群眾安全取暖過冬。2020年10月底前,縣(市)建成區清潔取暖覆蓋率達到100%,農村地區清潔取暖覆蓋率力爭達到60%以上。
運城市人民政府: 《運城市冬季清潔取暖實施方案》
相關要求:2018年8月—2019年7月全市完成清潔取暖改造面積1552萬平方米,占全部改造面積的30.6%;城區清潔取暖率達到100%,縣城清潔取暖率達到76%,平原農村清潔取暖率達到21.6%。
2019年8月—2020年7月,全市完成清潔取暖改造面積1625萬平方米,占全部改造面積的32%;縣城清潔取暖率達到88.3%,平原農村清潔取暖率要達到55.5%。
2020年8月-2021年7月,全市完成清潔取暖改造面積1899萬平方米,占全部改造面積的37.4%;縣城清潔取暖率達到100%,平原農村清潔取暖率要達到100%。
有序推進冬季取暖“煤改電”工程。建議使用能效比(COP)較高的空氣源熱泵、空氣源熱泵熱風機電采暖設備,鼓勵利用低谷電力,有效提升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根據氣溫、水源、土壤等條件特性,結合電網架構能力,因地制宜推廣使用空氣源、水源、地源熱泵供暖,發揮電能高品質優勢,充分利用低溫熱源熱量,提升電能取暖效率。農村通過“煤改電”改造使用電采暖或熱泵輔助加熱取暖,采暖用戶與居民家庭“煤改電”采暖執行同樣的電價政策。
晉中市人民政府: 《晉中市冬季清潔取暖實施方案(2018—2021年)》
相關要求:到2021年,電供暖(含熱泵)面積達到569萬平方米,占比4%。2019年,市轄區清潔取暖覆蓋率達到90%以上;2020年10月底前,縣(市)建成區清潔取暖覆蓋率達到100%;2021年,市轄區全部實現清潔取暖。
2019年,太谷、祁縣、平遙、靈石、介休建成區及城鄉結合部(含中心鎮)清潔取暖率達到70%以上,其中建成區清潔取暖率達到90%以上;其他縣、區建成區及城鄉結合部(含中心鎮)清潔取暖率達到50%以上,其中建成區清潔取暖率達到70%以上;2020年,所有縣(區、市)建成區清潔取暖率達到100%;2021年,所有縣(區、市)建成區及城鄉結合部(含中心鎮)清潔取暖率達到80%以上,其中建成區清潔取暖率達到100%。
2019年,農村地區清潔取暖覆蓋率力爭達到40%以上;2020年,農村地區清潔取暖覆蓋率力爭達到60%以上;2021年,農村地區清潔取暖覆蓋率達到70%以上。結合采暖區域的熱負荷特性、環保生態要求、電力資源、電網支撐能力等因素,因地制宜推廣試點示范電供暖。在熱力管網覆蓋不到的區域,推廣空氣源熱泵等具備分散式電供暖,鼓勵利用低谷電力,有效提升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
靈石縣“煤改電”項目,完成村內電網提升改造及“煤改電”相關設備安裝,三年累計完成空氣源熱泵煤改電供熱面積約10萬平方米;榆社縣空氣源熱泵“煤改電”項目,三年累計完成煤改電供熱面積約160萬平方米;和順縣“煤改電”項目,三年累計完成空氣源熱泵煤改電供熱面積約10萬平方米。農村地區以村或自然村為單位通過“煤改電”改造使用電采暖或熱泵輔助加熱取暖,采暖用戶與居民家庭“煤改電”采暖執行同樣的電價政策。
長治市人民政府: 《長治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
相關要求:有效推進清潔取暖。堅持從實際出發,宜電則電,多能源供暖,確保群眾安全取暖過冬。積極推進實施民用散煤治理,優先以鄉鎮或區縣為單元整體推進。2020年10月底前,縣(市)建成區清潔取暖率達到100%,農村地區清潔取暖率力爭達到60%以上;2020年10月1日前,各縣城建成區全部建設成為“禁煤區”,轄區內完成以電代煤等清潔能源替代的地區,自動劃入“禁煤區”。
積極爭取成為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的試點城市,嚴格落實國家出臺的北方地區清潔取暖金融支持政策,爭取對清潔取暖等重點項目的省級基本建設投資支持,多渠道、多方式籌集資金用于大氣污染防治和節能改造。
晉城市人民政府: 《晉城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
相關要求:有效推進清潔取暖。堅持從實際出發,宜電則電,多能源供暖,確保群眾安全取暖過冬。加快落實省、市《冬季清潔取暖實施方案》,優先以鄉鎮或區縣為單位整體推進。2020年10月底前,縣(市)建成區清潔取暖率達到100%,農村地區清潔取暖率力爭達到60%以上。
晉城市城區人民政府: 《晉城市城區冬季清潔取暖實施方案》(2018-2020年)
相關要求:到2019年底,城區全域清潔取暖率達到95%;到2020年底,城區全域實施清潔取暖。2019年計劃完成2149戶居民清潔取暖改造任務。在集中供熱無法到達的區域,積極實施“以電代煤”改造?!耙噪姶骸备脑炜刹捎媚壳笆袌錾陷^成熟的技術路線,比如:空氣源熱泵等方式進行。
《陽泉通報大氣污染治理行動進展情況》
在冬季清潔取暖方面,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清潔取暖改造26187戶。在燃煤小鍋爐淘汰方面,到目前全市共計淘汰燃煤鍋爐135臺。
《呂梁市區及周邊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方案》
2019年4月1日,山西省呂梁市生態環境建設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呂梁市區及周邊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方案》,提出有效推進清潔取暖。落實《呂梁市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實施方案(2018-2020年)》確定的進度任務,2018-2019年9月底前累計完成農村地區清潔供暖改造90000戶(包括“禁煤區”范圍內的農村戶數),其中:離石區20000戶、方山縣15000戶、中陽縣15000戶、柳林縣40000戶。
同時,呂梁市區“禁煤區”范圍擴大到88平方公里,柳林、中陽“禁煤區”范圍為縣城建成區及周邊5公里區域,方山“禁煤區”范圍為建成區區域,2019年8月31日前,“禁煤區”范圍內實施燃煤爐具和原煤“雙清零”。2019年8月31日前,區域內所有工(企)業、商業、服務業、行政事業單位基本淘汰10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禁燃區(禁煤區)范圍內所有居民、村民自建小區燃煤鍋爐全部淘汰。非“禁煤區”對能夠保證冬季清潔供暖的,自建燃煤鍋爐一律淘汰。
原平市人民政府:《原平市冬季清潔取暖實施方案》
相關要求:到2021年,電供暖(含熱泵)和天然氣供暖面積目標達到58萬平方米,占比2.9%。2019年,原平經濟技術開發區清潔取暖覆蓋率達到60%以上;2021年,原平市的建成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全部實現清潔取暖。2019年,農村地區清潔取暖覆蓋率力爭達到40%以上;2021年,農村地區清潔取暖覆蓋率達到60%以上。
有序推進冬季取暖“煤改電”工程,結合采暖區域的熱負荷特性、環保生態要求、電力資源、電網支撐能力等因素,因地制宜發展電供暖。統籌考慮電力、熱力供需,實現電力、熱力系統協調優化運行。在熱力管網覆蓋不到的區域,推廣空氣源熱泵等分散式電供暖,鼓勵利用低谷電力,有效提升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根據氣溫、水源、土壤等條件特性,結合電網架構能力,因地制宜推廣使用空氣源、水源、地源熱泵供暖,發揮電能高品質優勢,充分利用低溫熱源熱量,提升電能取暖效率。
大力發展熱泵、蓄熱及中低溫余熱利用技術,進一步提升余熱利用效率和范圍。在城市污水廠或污水主管道周邊,優先實施污水源熱泵供暖。農村地區以村或自然村為單位通過“煤改電”改造使用電采暖或熱泵輔助加熱取暖,采暖用戶與居民家庭“煤改電”采暖執行同樣的電價政策。因地制宜,將農村炊事、養殖、大棚用能與清潔取暖相結合,充分利用空氣源熱泵等多種清潔能源供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