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陜西省冬季清潔取暖實施方案(2017 ~ 2021年)》顯示,到2019年,全省(關中和陜北地區)清潔取暖率達到63%;到2021年,全省清潔取暖率達到70%以上。實現城鎮地區以熱電、燃氣鍋爐等集中供暖為主,分散式天然氣、電、可再生能源等利用為輔的清潔取暖格局;農村地區綜合采用天然氣、電、可再生能源等取暖方式,加快替代散燒煤取暖。
大力推進可再生能源供暖,加快洛川生物質直燃和秦嶺、韓城等煤電耦合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積極推進太陽能供暖和農村太陽能炕供暖示范項目建設,盡快啟動核能供暖規劃工作。到2021年,全省可再生能源供暖面積達到八千萬平方米。
有序推進電供暖。結合陜西省電力裝機盈余、區域用熱需求等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發展電供暖。在非連續性供暖的學校、辦公樓等場所,以及熱網覆蓋不到的城鄉區域,推廣蓄熱電鍋爐、電熱膜、蓄熱電暖器等電供暖。
完善取暖用電價格政策。實施居民峰谷分時電價政策,利用谷段低電價降低電采暖成本,支持電采暖發展。對符合條件的電采暖居民用戶,采暖季用電量全部執行居民階梯第一檔電價。鼓勵電采暖用戶通過市場化交易降低用電費用,工商業采暖用電參加電力市場化交易谷段輸配電價減半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