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做客人民網,圍繞“推動新時代能源高質量發展”進行訪談。章建華表示,“煤老大”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仍舊作為我們國家主體能源的地位不會發生變化。推動新時代能源高質量發展,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在發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同時,還是要認真做好煤炭清潔化高效利用這篇文章。

“煤老大”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地位不會發生變化
我們國家的資源是富煤、貧油、少氣的資源稟賦,也決定了“煤老大”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仍舊作為我們國家主體能源的地位不會發生變化。推動新時代能源高質量發展,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在發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同時,還是要認真做好煤炭清潔化高效利用這篇文章。我們要轉變煤炭的發展方式,調整它的產業結構,實現煤炭開采、燃燒、轉化全過程的清潔化、高效化,減少煤炭對社會、生態和環境的影響。
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我們仍然還要圍繞科學調控煤炭的生產總量與布局,開展煤炭分質分級梯級利用,減少煤炭分散燃燒和污染物排放等關鍵領域。我們重點做好這幾項工作。
一是加強戰略規劃的引領。我們結合“十三五”規劃的中期評估,要扎實開展“十四五”規劃前期的重大問題研究,明確燃煤發電、現代煤化工建設時序、區域布局,以及煤炭清潔利用產業與油氣管網、電力輸送等關鍵領域規劃的統籌協調。
二是推動煤炭技術創新。積極推動將煤炭高效利用重大科學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納入國家的科技重大專項。將示范技術列入國家的重點研發計劃。推動組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科技研發中心,還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平臺,促進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體系。
三是完善行業標準體系。我們要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修訂,明確限制類、淘汰類煤炭利用技術。加快制定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和裝備標準。
四是要強化行業監督管理。我們要加強與煤炭經營監督管理以及環保、質檢、工商等部門的聯合執法,推動建立商品煤質量標識系統,重點嚴厲查處配煤環節摻雜使假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強煤炭利用項目的運行監督和管理,強化煤炭利用項目的能效、污染物排放等運行指標實時監測和信息公開,加大對環保設施建設和運行的監督力度,確保煤炭利用的技術和裝備污染物在線監測的真實和準確。
清潔取暖工作仍需不斷改進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多次作出了重要批示。2017年以來,國家能源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把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作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關鍵一役,作為能源結構調整、推動農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內容,我們把這項工作作為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在全力推進。2018-2019年這個采暖季,北方各省按照《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年)》,堅持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熱則熱,積極穩妥推進了清潔取暖工作,呈現了幾大特點。
一是清潔取暖總體平穩。這個采暖季,我們提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在采暖季來臨之前,就對工作做了部署,重點還是就天然氣資源量、供電能力等與地方提前進行對接,堅持以供定改,先立后破。要求各地在新的清潔供暖設施落實前,決不允許拆除原來的供暖設施,守住群眾安全過冬的底線。此外積極擴大地暖、生物質、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供暖規模,扎實推進清潔燃煤集中供熱,推動工業余熱供熱。同上一個取暖季相比,這個取暖季供暖工作更加有序,運行更加穩定,大家感受也比上個取暖季要好,沒有出現上個取暖季的“氣荒”問題。
二是大氣環境明顯改善。我國北方地區冬季原來大量使用的是散燒煤來取暖,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大,實施這項清潔取暖工程以來,這個狀況現在正在逐步改善。從宏觀情況來看,2018年,全國的空氣質量總體改善,平均優良天數比例也在提高,PM2.5、PM10濃度都進一步降低。從百姓自己的感官來說,實現清潔取暖以后,老百姓也告別了嗆人的煤煙味和續煤掏灰的繁瑣,收獲了干凈清新的空氣。
三是先進模式不斷涌現。經過幾年的實踐,各地在今年采暖季應用了許多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清潔取暖模式,比如燃煤熱電遠距離供熱擴大供暖范圍、空氣源熱泵高效供暖、“農戶收集、就近加工、就地使用”的生物質成型燃料供暖、“太陽能+”供暖等,這些模式的應用和逐漸成熟,將為下一步清潔取暖的持續推進奠定基礎。
總的來講,我們覺得清潔取暖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在很多方面仍然還有很多改進的空間,我們將不辱使命,認真完成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這項民生工程,為打贏藍天保衛戰貢獻力量。
機遇與挑戰并存
按照總.書記的說法,當今世界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內外的形勢也發生了深刻復雜的變化。不穩定不確定的因素進一步增多,我們國家的能源發展也面臨著老問題新情況不斷交織集聚、疊加演化。
在能源安全保障方面。我國目前是世界上*的能源生產國,同時也是世界上*的能源消費國,經濟社會發展對能源的供應,特別是對油氣的供應需求現在日益增加,目前*的問題是油氣生產與消費之間的缺口持續擴大,油氣現在對外依存度也不斷地提升。這對于我們做好能源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能源發展長期形成了一種粗放擴張的模式還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轉,我們講到的就是慣性猶存、影響猶在。能源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凸顯。煤炭從總量去產能到結構性的優化產能,還面臨著很多先進產能能不能及時釋放、安全綠色開發和清潔高效利用機制不完善等很多的問題;煤電現在已經接近或者達到了當前電源結構下的合理水平,所以在確保電力安全穩定供應的基礎上,如何運用市場的機制,更好地發揮好其靈活調節的作用,這個任務還很艱巨。
第三,在提升清潔能源比重等方面。我們現在還有壓力,因為現在清潔能源已經成為全球能源消費增長的重要力量,這些年我們國家的清潔能源發展速度還是比較快,清潔能源消費的比例現在已經占到了20%。但是,同世界上平均水平相比,我們現在還有差距,世界平均水平現在在38%左右,所以,還有一個就是與傳統的能源相比,清潔能源現在的比較優勢還不夠明顯,特別是清潔能源消納市場機制還欠缺,電能、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替代大規模推廣的難度還比較大。
在關鍵核心技術方面。現在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加速興起,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化的技術也日益融入能源產業。與世界的先進水平相比,我們國家現在能源科技創新的能力還不強,部分技術設施還存在著受制于人的短板,技術的“空心化”還沒有根本解決,企業原創性成果還不多,創新的投入效益還不高,這些問題還都比較突出。
第五,能源市場結構和市場體系建設方面,我們現在國家的能源價格還沒有完全建立科學的市場化形成機制,能源的商品屬性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也難以準確反映資源的成本、供給的關系和環境的成本。市場配置能源資源的決定性作用發揮的還不明顯。能源市場尤其是電力與天然氣市場化的交易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這些措施,我們現在也正在逐步地落實。
在看到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也有很多發展的機遇。現在我們國家整體發展還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有比較大的發展的韌勁、潛力還有回旋的余地,所以,我們能源行業穩定發展的基本面現在沒有改變,支持能源高質量發展的要素條件還在顯著增多。特別是加快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深化改革開放、加快綠色發展、參與全球經濟治理變革帶來的新機遇,也為我們能源發展提供了很多有利的空間。總的來講,對于能源行業的發展,我們還是一句話,就是機遇與挑戰并存,但是機遇要大于挑戰。